ERC-20
想象一下,在一個名爲以太坊的數字城市裏,各種各樣的代幣就像是城市的貨幣,它們在居民之間流通,用於交易和服務。而ERC-20,就是這個城市裏貨幣發行和使用的規則手冊。
2015年,一位名叫Fabian Vogelsteller的以太坊開發者提出了ERC-20這個技術標準。它不是一個具體的軟件或代碼,而是給所有想要在以太坊上發行代幣的人提供的一套統一規範。這就好比我們說的“度量衡”,讓不同商家制作的杯子都能裝同樣數量的水。
爲什麼需要ERC-20呢?簡單來說,它讓代幣之間的交互變得更加可預測和順暢。比如,你在一個遊戲裏獲得的獎勵代幣,可以無縫轉移到另一個支持ERC-20的應用中購買服務,就像你在超市購物後,剩下的零錢可以在公交上用來買票一樣方便。這種兼容性促進了以太坊上數以千計的去中心化應用(DApps)和服務的發展,從加密錢包到去中心化交易所,再到各種在線遊戲,它們都樂意接納ERC-20代幣。
ERC-20標準定義了代幣如何在以太坊網絡中轉賬,以及如何準確記錄每個地址的代幣餘額和總量。這意味着,無論是代表數字貨幣、購物券、黃金憑證還是積分、借據,只要遵循ERC-20標準,這些代幣就能在這個平臺上自由流通。甚至在一些虛擬投票活動中,ERC-20代幣也能用來表示投票權。
有了ERC-20,發行新代幣變得簡單快捷,這也是爲何近年來基於以太坊的首次代幣發行(ICO)活動如此火爆。2017年中,以太坊網絡上有大約5,500個符合ERC-20標準的智能合約;到了2018年初,這一數字激增到超過40,000個,如今更是超過了16萬個,顯示了其驚人的增長速度。
不過,並非所有的以太坊代幣都遵循ERC-20標準,比如以太坊自己的貨幣——以太幣(ETH),因爲誕生在ERC-20之前,所以並不直接符合這一標準。爲此,人們發明了一種叫“封裝以太幣”(WETH)的ERC-20代幣,它和以太幣保持1:1兌換,使得用戶能在去中心化交易所輕鬆交易以太幣和其他ERC-20代幣。
技術層面,ERC-20標準詳細規定了六項核心功能,確保代幣能夠安全、有效地轉移,同時也規定了代幣的名稱、符號、總供應量等關鍵信息,好比每一種貨幣都有自己的名字和麪值,讓人們一眼就能識別。